人群中这些手里举着小牌牌的人,很多都是身家过千万的大客户,他们从全国各地赶到这里就是为了抢拍一件能让他们名声鹊起的宝贝。
拍卖师:1万4千元,1万6千元,2万。
没几分钟的功夫,现场拍卖价一路飙升到了五万元,一些跑来看热闹的人实在看不懂,这些商家们抢着买的竟然是一个,那么这个奖杯有什么不同吗?这些商家们又为何不惜重金抢着要买这个奖杯呢?就在一些人疑惑不解的时候,拍卖师一锤定音,台下的一位女士最终以五万八千元钱的价格拍得了这个奖杯。
记者:花5万多元钱买这么个东西有什么用啊?
胡新梅竞拍人:做广告,扩大影响,去年我们这个橘王奖杯,我们也拍到了。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效果,所以我们今年又来了。
这个橘王奖杯原来是来自刚刚结束的新余市橘子大王评比大赛,全市160多家橘园经过专家们的评比,丁友生种植的新余蜜橘拔得头筹,这是他第二次蝉联新余市橘子大王。一些商家甚至肯花大价钱竞买他的奖杯也是为了露个脸扬个名。真正让果品行业客商们关注的还是橘王的橘子到底有什么不同。
记者:抢了一个,太少了。
客商:太少了,人多了。
记者:这个橘子就是您获奖的橘子吗?
丁友生:对,这就是。
记者:刚刚获2万元钱奖金的橘子就是这个?
丁友生:对啊。
客商:他这个橘子特别好。
客商:口感好,果实、果型也好。
客商:出口到印度尼西亚去了。
客商:到国外去了,名扬国外。
丁友生就是靠这样的橘子,每年销售额近500万元,积累了千万资产。然而很多到这订货的客商们并不知道,丁友生原本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医生。那么这个乡村医生是怎么坐上了新余市果品行业的头把交椅,他又如可靠这个桔子成就了千万财富梦想的呢?
这个只有百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子叫三山村,丁友生两岁的时候患上了小儿麻痹,右腿落下了终身残疾,村里人都为他感到惋惜,可是丁友生从小就不喜欢别人拿他当成残疾人看,虽然他没有一个好身体,但头脑聪明却是出了名的。
丁友生:正因为你身体不方便,你就得想办法去,用另外一种方法,你来弥补你这个缺陷。你比如说,我去到外面上学的时候,我跟不上同学,但是又希望同学们,有几个同学跟我作伴一起走,所以我在想什么办法呢,我就给他们讲故事。讲一段以后留下一段,他就明天跟着你走。
凭借坚韧的性格和一个好脑筋,丁友生从医学院毕业后回到三山村当了一名乡村医生,娶妻生子小日子过得也让人羡慕。可是到了1997年,他的幸福生活被突然被搅乱了。
1997年,乡里面新来了一位叫卢兴中的书记,他刚上任不久就发现乡里有一片500亩的桔园已经荒废了两年之久,因为没人侍弄很多果树已经快要枯死了,这让这位新上任的书记很着急。
新余市人和乡党委原书记卢中兴:那个时候果园里面荒芜得很,没有结果,没有东西,就是要投入。
这片曾经荒废两年多的500亩桔园其实村里很多人都心知肚明,之前有几个人承包过,奇怪的是无一例外全都赔得一塌糊涂,无论土质还是果树看起来都不错,可就是桔子结的出奇的少,村里人都觉得这片果园有些蹊跷,甚至有人把这片果园看作是一块不祥之地。
为了挽救这片果园,乡里开出了每亩30元钱的优惠条件,相比之下比其他果园价格低了一半。即使是这样也没人愿意去冒这个风险。就在卢书记为这事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事情突然间有了转机。一天,卢书记到卫生所看病的时候,无意间聊起了他的这块心病,没想到这个叫丁友生的乡村医生却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发财机会。
丁友生:有的果树是现成的,有的荒山很便宜,那时候都没人要,我跟你说。你看现在的荒山值不值钱。
丁有生有意承包果园的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了。放着好好的医生不当,非要去做那赔本的生意,况且丁有生还是个残疾人,大家都觉得他的想法不靠谱。其中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就是那个刚刚上任的卢书记。
新余市人和乡党委原书记卢兴中:残疾人肯定要比人家要付出的劳动肯定更大一点,要克服自己很多一些困难,行动就不方便。
新余市人和乡三山村委会党支部书记丁草根:你是一个残疾人,能不能承包,有没有这个能耐,他讲我来试试看。
大家本来都是一番好意,可谁知道丁友生却来了暴脾气。承包这片果园本来是件三心二意的事,就因为大家担心他身体不行,丁友生铁了心要包下这片果园。
丁友生:说我残废的时候我心里非常气愤,但我不跟你讲,我不跟你讲什么,你说我不行也好,你说我行也好,我不说什么,我就做给你看,事实来证明。残疾人同样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样能为社会做贡献。
话是这样说,但是真的要承包这么大一片的果园,丁有生心里也七上八下的,可是说出去的话收不回来,他脑筋一转想出一个主意,把卫生所交给弟弟管理,说服村里这个叫何菊平和另外一个人入股,,1997年3月,丁友生承包下了村里的500亩果园。
新鲜的空气、空旷的原野、绿色的果树,一切让刚刚从诊所里走出来的丁友生感到新鲜和兴奋,眼前的果树似乎挂满了金灿灿的橘子,他甚至深深沉醉于对未来财富的憧憬之中。
但是这种幻想很快在现实面前变成了一种煎熬,因为身体残疾,走在沟沟坎坎的果园里,一天摔多少个跟头丁友生自己都不记得。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浑身的巨痛让他久久不能入睡,每天晚上只能靠妻子的按摩缓解腿上的疼痛。
丁友生:你去想一下,我要你不要说你是干活,我要你一天用一条腿站在那里,看你有多累。我几乎就是一条腿,我就是这样的,这个腿就是一点力气都没有,就靠这个腿。我就不能,我最多迈这么宽,我最多迈这么宽,迈不动我就爬过去。
他甚至和妻子定下一个攻守同盟不想让外人知道这一切。他咬牙坚持着想尽早改变果园的现状让村里的人看看。表面轻松的背后丁友生遭多少罪吃多少苦,只有他们夫妇知道,十几年前丁友生穿过的裤子到现在妻子依然舍不得扔掉。
丁友生妻子丁满莲:其它都是新的,就是这个腿这特别烂,这个裤子就是说全都是。
记者:手按破的是吧?
丁友生妻子丁满莲:走的路多,这个都是这些裤子,都是这条也是,这都是按破了。
丁友生:做什么事情都有苦,苦这个东西在我的生命中,没多大地位。
承包果园一年多以后,也就是1998年的夏天,丁友生真的顶不住了,不管他花了多大的力气,500亩桔园树上的桔子依然是稀稀疏疏,卖不了几个钱,可是一年的管理费再加上人工、农药等项目的开支,最少也要近20几万元,当医生时积攒下来的几万块钱早已花的精光,为了这片果园丁友生不得不到处借钱,1998年的丁友生已经变成了一个人见人怕的穷光蛋。
合伙人何菊平:不愿借钱给他,是怕他还不起,又是残疾人。
丁友生:都没办法,也不得不去丢这个脸。
记者:为什么那么急呢?
丁友生:这果园病虫害,得要钱,要钱买农药,这肥料都要下了,工钱也该发了,你不发钱你请人都请不到,不行啊,如果你再不去的话,这果园会荒废。
资金的严重短缺,使丁友生举步维艰,而正在这个时候丁友生又再承受一个更加大的打击。他当初的两个合伙人因为各自亏损了几万块钱,先后向丁友生提出了退股的要求。
合伙人何菊平:我们也怕亏本,我们怕再陷进去就爬不起来。
合伙人突然离他而去,丁有生有些措手不及,从未有的孤独让他感受到了恐惧。他心理清楚,如果再这让坚持下去,自己只能和之前所有承包这片果园的人一样,死路一条,如果中途放下必定遭到别人的耻笑,怎么才能既扭转局面又能保住自己不丢面子呢?丁有生有了一个新主意。
新余市的土壤属于红土壤,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果树,1998年,新余市正在鼓励和扶持农民大力发展蜜桔产业,但是懂种植技术的人太少,当地农民更但习惯于传统的种植方法,新技术的推广进展慢效益不好,自然引不起农民们的种植兴趣。丁友生思来想去给市领导写了一封求助信,主动要求把自己的果园作为新技术推广的示点,没想到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很快派出专家上门指导,在专家的帮助下,丁友生摸准了其中门道。
丁友生:你比如说这个,你比如说这个枝条,就成为一个,我们叫撑伞型,那就一定把它剪了去,你看。你不能说,你看了这个树枝一剪掉,成一个锅型,对吧。成一个锅型,这中间不就空了吗。
记者:中间就凹进去。
丁友生:对啊,太阳光就照到里面去。
在专家的帮助下,丁友生逐渐掌握了橘子树的种植技术,1999年,这片承载丁友生无数辛酸,也让很多人望而生畏的的橘子园终于挂满了果实,丁友生人生中第一品尝到了克服重重困难后获得成功后的喜悦,虽然说当年赚得的30几万元钱还清债务和去掉成本后所剩无几,但是让丁友生一家人终于看到了希望。而曾经那个文弱书生式的乡村医生,如今早已经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子。
丁友生:这个我腿不行,可以用手爬上去。
记者:那你爬得了吗?
丁友生:爬得了,怎么爬不了,爬不了怎么修剪。树上面有水,会淋湿衣服,我要不爬那个铁门给你看,可以吧。
记者:那行不行。
丁友生:行啊,不行怎么修剪。
记者:别摔下去。
丁友生:行,我爬给你看看。
记者:注意安全。
丁友生:这个吧,上去,上来了吧。(丁友生用手爬上了铁门)你上来,你来吧,你来不来?你来试一下看看好吧。
记者:慢点慢点!
丁友生:好的。来,你试一下看看。来来来。
记者:我试试。
丁友生:你试试看。(记者爬不上去)使劲啊,使劲使劲,使劲啊!
记者:这个没脚的辅助。
丁友生:你不行。
记者:这个不好爬,抓不住。
丁友生:你手没力,你手上没力气。
记者:你真太棒了。
1999年,丁友生终于征服了这片曾经让人生畏的果园,并赚得了30多万元钱,大家开始另眼相看这个意志坚强的残疾人,可是一个人的到访再次打乱了他刚刚开始的幸福生活。
1999年3月的一天,一个姓叶的人给丁友生捎来两个橘子,这让他们一家感到特别的意外,因为这姓叶的人在丁友生的眼里不是一般人,他送的橘子也更不是一般的橘子。丁友生琢磨着,送橘子的人到底是什么用意,这两个橘子到底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
原本干得好好的乡村医生,就因为别人的一句善意的直言,他就犯起了倔脾气,执意承包下了村子里谁都不敢接手的500亩果园。别人的质疑,身体上的痛苦,资金上的困窘,他接连战胜了无数打击,就在一切开始有所好转,一个人的出现将他再一次推到了风口浪尖。
1999年一天,一个人找到丁友生,他给丁友生带来了两个橘子。种了两年橘子的丁友生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橘子,更没有吃过。当时的丁友生没有想到,就是这两个橘子改变了他的后半生,也成就了他的千万财富,那么这是两个什么样的橘子呢?
丁友生:两个一样大的,差不多一样大,这个颜色橙黄色,非常漂亮。这果又是扁圆形的,外观非常漂亮。当时我想,这个东西好看,但是心里说,好看好不好吃,我就剥开看,尝一下,这么甜的东西。
原来那两个让丁友生看也没看过、吃也没吃过的橘子就是出自这个叫叶前法之手。叶前法在新余市果品行业可谓是大名鼎鼎的果品专家,送给丁友生的两个橘子可是凝结了他半辈子的心血。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他开始培育出了一个蜜桔新品种,命名为新余蜜桔,然而让他很难过的是,一直到了九十年代末期,他培育出的新余蜜桔一直没人愿意种。
高级农艺师叶前法:这个品种他没吃过,种植的地方也没有,因为是我选出来的,市场没认可之前,我那个时候不解放思想,就是搞2万亩。
叶前法想推广两万亩的愿望却迟迟实现不了,因为在当时的江西省甚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遍种植的蜜桔品种是温州蜜柑,温州蜜柑是种植多年的传统品种,产量高好侍弄,市场接受率较高,无论是种植户还是经销商,都早已习惯了温州蜜柑的口味。
新余市果业局局长曹建祥:这是温州蜜柑,是我们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主推的柑橘品种。这个是新余蜜橘,这个跟那个能有什么区别,这个品种和这个品种的区别,就很明显,这个着色比它更鲜艳。这个果子大小不均匀,我们这个新余蜜桔,大小比较均匀,你看我们吃一个看。
记者:跟那个口感上有什么区别?
新余市果业局局长曹建祥:它的口感,海绵质少。味甜,风味浓,有这么一些特点。
虽然新余蜜桔在外形和口感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对于种植户来说,改换品种意味着要承担巨大的的风险,更换品种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这期间不但没有收入,而且还要投入苗钱人工等项开支,一旦失败了不但钱打了水漂,三五年缓不过来,1998年,叶前法先后把他培育的新品种拿给当地四个种植大户,希望他们能够率先试种。
高级农艺师叶前法:原来是四个大户,政府还贴补了钱,在栽培过程当中一年还要,补助几万元钱给他。但因为这个一个是,他没吃过这个品种,好不好不晓得,市场销售情况他不晓得。就有两个担心的时候,他就半信半疑了。
即便是有政府补贴的支持,那几户试种新余蜜桔的种植户还是因为风险太大而先后退出,这一下子让研究了半辈子的老专家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失望之极的叶前法偶然听说了残疾人丁友生承包果园种橘子的感人事迹,他干脆来了个投石问路,托人给丁友生带去了两个橘子。
自从得到了叶前法送来的两个橘子后,丁友生觉得这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想到换品种要面临的风险,丁友生还是犹豫了。但一点他可以肯定的就是,他之前种植的温州蜜柑,在品质方面并不占优势。特别是吃完后剩在嘴里的渣咬不烂咽不下,让人很是尴尬。
丁友生:修养比较高一点的人,他吃了以后,这个渣放到哪里去,我这个渣我放哪里。
吞又吞不下去,我吃了我放到哪里去不好。我这新余蜜橘化渣,不是吗?我放进去,全部进去了,第一口感好,第二我不吐垃圾,不好吗?我想这东西确实好,所以我当时我就想,这东西好,我想种。
那么这种既化渣甜度又高的新余蜜桔能不能带来巨大的财富?新品种是换还是不换?丁友生觉得还是要由市场说的算。正在这个时候,丁友生无意中结识了一个叫王增龙的朋友,王增龙是一个安徽水果批发商,常年在全国各地采购水果可谓是见多识广。对于新余蜜桔,这个对全国的柑橘市场了如指掌的王增龙有着自己的判断。
安徽水果经销商王增龙:它应该属于一个小品种,它的布局也就是新余这一片有。这个橘子看起来很漂亮,而且它要是论口感含糖量的话,它赶不上砂糖橘,它也没有像南丰贡橘,那种皮薄,水分大,它也没有它那个优点。但是它有个什么好处,它特别耐储存,而且它比较适合我们长途贩运。
虽然承担着种种的风险压力,1999年,丁友生还是毅然着手把传统的温州蜜橘改成新余蜜桔,然而就在这时,他70岁的老父亲竟然成为他最大的阻力,让他陷入深深的痛苦和矛盾之中。此时丁友生的父亲已经身患绝症,他实在不忍心看到生意上刚刚好转的儿子再次跌入人生的低谷。
丁友生:他是拦着我的工人不准上班,他说那个果园风险系数非常大,如果你没有搞好它,一旦失败了以后,你这个家怎么维持,你小孩子怎么办,但说完我还得去。因为我这个人我就这样的,我认准的事情我就得要干,但是说实在话,要干啊,这个事情要干。正因为我老父亲反对,我又不能去伤他的心,心里非常复杂。
父亲的一片苦心丁友生心里比谁都清楚,百般无奈中丁友生只能瞒着年事已高的父亲,悄悄地把果园里全部种上了新余蜜桔。丁友生成为了新余市第一个大面积尝试种植新余蜜桔的人。然而就是这片寄托了他无限希望的橘园,却留下了丁友生终生都难以释怀的遗憾。两年之后,还没等到橘树结果,他的父亲带对儿子的担忧离开了人世。
2001年,在新余市果品行业中暴了一个大冷门,水果市场里的橘子价格一夜之间从三五毛钱变成了两三块钱一斤。花这么多钱买来的橘子个头反而比从前的小了,但是味道却更甜了,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这个高价的橘子原来有一个新的名字,叫新余蜜桔。
水果经销商刘方根:所以说大家都涌到这里来买,都是你一筐他一筐来买,我每天都要卖一万多斤。
2001年,是最令丁友生陶醉的一年,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没人再叫他丁大夫,而都改口呼他为丁总,丁友生虽然听着还有点不习惯,但是他心却里美滋滋的,几年积压在心底的那些苦处,和人们对他的种种质疑,在那年间渐渐的烟消云散了。
2001年,丁友生靠新余蜜桔赚了70万元钱,2003年赚了200多万元。随着丁友生桔园面积的扩大,收入越来越多。2009年,丁友生的橘园已经从当初的500亩发展到了2600亩,一年的销售额达到了近500万元。丁友生也先后被评为十七大党代表和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在丁友生的带动下,当地的种植户逐渐把传统的温州蜜柑换成了新余蜜桔。如今新余蜜桔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七万多亩,这个只有新余市特有的独特品种,不但卖到国内很多地区,还出口到了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就在记者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丁友生带我们来到他当初承包的那一片500果园,这里不但记载着她创业的艰辛,也留下了儿子对老父亲的牵挂。
丁友生:我的老父亲,就安葬在这个山头,他非常惦记我的生意。等一下,我真的难过,我想不管怎么说,也想他在九泉之下,看到我能有今天,他也应该会感到欣慰。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